#16 如何彼此相愛(一)

弟兄姊妹早安,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與平安與你同在!

愛是世上最美的東西,無論是戀愛中的情侶、抱著孩子的母親、讓孩子騎在肩膀上的父親、見面就高興的朋友、彼此珍惜互相照顧的老伴…無論你何時見到愛,總覺得美。愛是世上唯一吃不壞的東西。再好的東西,吃多了身體都會受不了,唯有愛是例外。愛多的人只會更健康,精神更為煥發,生活更有活力。愛也是無法私自擁有的東西,你得到愛,也必須付出同等的愛,否則它就會變得不美,而且對身體有害。

愛的源頭是神。聖經啟示了三個「一體」:三位一體的神,二人成為一體的夫妻,眾人成為一體的教會。此三者的本質都是愛,神是愛,夫妻是愛,教會是愛,而且是彼此相愛。我們所談的 koinonia,是愛在教會的體現。說得準確一些,是「神的愛,藉著重生得救的人,在基督的身體中體現」。重生得救的人與神恢復了交通,得到愛的供應,再以這份供應來彼此相愛,展現出 koinonia的的最大特質。

你們要彼此相愛

最後晚餐的時候,耶穌起來洗門徒的腳。洗完之後,耶穌望著即將來臨的十字架,說:「如今人子得了榮耀,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榮耀」(約13:31)。接著他就說:

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;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。(約13:34)

耶穌是甚麼意思?是叫我們「有愛心」嗎?這句被人用濫了的話,它的實際的意義就是「行善」。你有愛心,你就去行善,去幫助人。反之,當有人抱怨「你這個人怎麼沒有愛心」,他的意思是「你怎麼沒有按照我所要求的來幫助我?」於是教會變成了慈善機構,信徒變成了慈善家。各人量力而為,多少總要行些善事,維持「有愛心」的形象。問題是,耶穌於被釘十字架的前夕對門徒說「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」,他的意思是叫我們「有愛心」嗎?

彼此相愛的意義

耶穌的門徒並不認為如此。以約翰和保羅為例:

(約翰)主為我們捨命,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;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。(約一3:16) 
(保羅)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(羅5:8)

約翰和保羅對「基督的愛」的體會是「捨命」:若要像基督愛我們那樣彼此相愛,用約翰的話說,是要「為弟兄捨命」;用保羅的話說,是要「為罪人死」。這麼一來,「彼此相愛」就不是區區一個「有愛心」可以打發的了。彼此相愛是犧牲,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。說得淺一點,是「願意為了別人得益處而自己受虧損」。說得深一點,是「虧損到了犧牲自己的性命也情願」。主耶穌為了世人得救贖而情願死在十字架上,他說,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彼此相愛。

這是一道具有「無法承受之重」的命令!我們有何能力來服從這樣的命令?耶穌沒搞錯嗎?他認為門徒做得到?弟兄姊妹,這是整個事情的關鍵:耶穌認為門徒做得到!主明知這道命令的分量,仍然向門徒下了這道命令。我們的主不是不講理的,他不會勉強我們去做不可能的事。唯一合理的解釋是,這是耶穌根據「門徒的新生命」所下的命令。

這道命令是對門徒說的,與非門徒無關。是對新生命說的,與舊生命無關。舊生命僅有自己,能力有限;新生命與神相連,有來自於源頭的供應。彼此相愛的實踐範圍是門徒的 koinonia,實踐單位是與神相連的新生命,實踐程度是「為弟兄捨命」。耶穌沒有要我們從舊生命拿出一點愛心來行善,而是要我們以新生命來彼此相愛。這種情況出現過嗎?出現過,記載於使徒行傳。當時整個教會被聖靈充滿,門徒彼此相愛。現代教會有可能做到嗎?教會不分古代現代,同樣是基督的身體,同樣與神相連。至於做到甚麼程度,要看真實的 koinonia 是否在教會中出現,以及聖靈在這個 koinonia 中充滿到甚麼程度。可以肯定的是,當彼此相愛發生的時候,所有的人都蒙福,所有的人都快樂,所有的人都感到「這是何等的善,何等的美!」它在社區中造成巨大的影響,得眾民的喜愛,得救的人數不斷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