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原来的名字 Our Original Name (2)

根据使徒行传,基督信仰最早的时候不叫「基督教」,而叫「这条道路 The Way,简称这道,希腊文 hodos」:

扫罗仍然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,去见大祭司,求文书给大马色的各会堂,若是找著信奉这道(hodos)的人,无论男女,都准他捆绑带到耶路撒冷。(徒9:1-2)

后来,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,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(hodos),保罗就离开他们,也叫门徒与他们分离,便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… 那时,因为这道(hodos)起的扰乱不小。(徒19:9,23)

腓力斯本是详细晓得这道(hodos),就支吾他们说:「且等千夫长吕西亚下来,我要审断你们的事。」(徒24:22)

失去光泽的品牌 A Brand Losing Its Luster

「这道」和「基督教」有何不同?简单的说,「这道」是人生的旅程,发自内心,将内在的信仰表现于生活之中。反观「基督教」,对许多现代人而言(基督徒在内),这是一个宗教的品牌,供人选择。就如衣服和鞋子有许多品牌,各人选择自己喜欢的,宗教也是一样。有人信回教,有人信佛教,有人信道教…有人甚么都不信。既然是选择,主导权在你。鞋子可以扔,衣服可以换,宗教也是一样。今年诸事不顺,我去求神拜佛,我去信耶稣;明年凡事顺利,就将神佛和耶稣抛在一边。或者我原来甚么都不信,来到美国,对基督教这个品牌有了好感,就去信它。

这样的宗教是以人为中心的,它的作用,在于服事人的需要,主要有三方面:

第一,  灵验度。祈求「神明」将我想要的东西赐给我,好比说,保平安、得医治、考试通过、生意兴隆、官场得意、健康长寿…。这个关系的维持,在于神明灵验的程度。神明若灵验,我就虔诚而热心;若不灵验,我就冷淡,甚至不信。
第二,  心灵扶持。在一个竞争激烈、压力强大的社会,许多人需要心灵上的扶持。消极地说,抚慰受伤的心灵,使其得以医治恢复;积极地说,增加心灵的力度,使其能够挑战更大的目标。现代教会许多「心灵鸡汤」式的信息,以及「情绪按摩」式的「敬拜赞美」,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设计的。
第三,  社交功能。一般来说,宗教团体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社交环境,使人容易被接纳,交朋友。特别是在美国的华人,离开了原有的生活环境,需要新朋友和日常活动,教会在某个程度之内发挥了这个功能。教会也提供了人脉关系,透过教会里的人,生活的路子较为宽广,做事较为方便。

然而,这样的教会却不是真正的教会。一个又灵验、又有心灵扶持、又有社交功能的教会,是一个很好的宗教团体,却不是真正的教会。它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:以人为中心,不以神为中心。换一个说法,它不是「跟着主」走,而是「带着主」走。不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耶稣,而是将耶稣当作「神明」带着,提供你的需要。区别很明显:圣经中的「这道」是以神为中心的,舍己跟从主。许多「基督教会」却是以人为中心的,不是舍己跟从主,而是用宗教来服事人。这不是说,教会不服事人。教会有爱心,会服事人,但不本末倒置。以下是一个真实的对话,你或许会感到熟悉:

「你们教会有幼儿园吗?」
「没有。」
「有英语会话班吗?公民入籍班吗?」
「没有。」
「有没有办一些活动,好比说插花、绘画、瑜珈、宾果、旅游…之类的?」
「没有。」
「那你们教会有甚么?」
「对尚未信主的人我们有慕道班,已经信主的我们有圣经课,还有其他的主日学班、主日崇拜、祷告会、诗班、和团契各样活动。」
「谁要去那些!我说,你们教会怎么只办这些啊?」
「我们是教会,不办这些,要办哪些?」
「……」

「基督教」这个品牌,失去了原有的光泽。当它还是「这道」的时候,明光照耀,大有能力,攻破黑暗的营垒,使罪人得生命,被掳的得释放,连强大的罗马帝国都无法阻挡它的进展。当它成为许多宗教中的一个选择,一个服事人的工具,就变得软弱无力,黯然无光。亲爱的弟兄姊妹,我们是耶稣的门徒,我们只信耶稣,不信品牌。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