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原來的名字 Our Original Name (6)

門徒和耶穌有不同的看法

一個人在跟從耶穌之前,已經有了許多自己的看法。跟從耶穌之後,若他原有的看法和耶穌的看法不同,那該怎麼辦?聖經記載了兩個「觀點衝突事件」,同樣的事情,門徒和耶穌有不同的看法。事件一:

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,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,趁耶穌坐席的時候,澆在他的頭上。門徒看見就很不喜悅,說:「何用這樣的枉費呢!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,賙濟窮人。」 
耶穌看出他們的意思,就說:「為什麼難為這女人呢?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。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;只是你們不常有我。她將這香膏澆在我身上是為我安葬做的。我實在告訴你們,普天之下,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,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,作個紀念。」 (太26:6-13)

同樣一件事,門徒認為是枉費,耶穌認為是美事。門徒認為可以用這些錢去賙濟窮人,耶穌卻認為將香膏用在他身上更重要。從人道主義來看,當然是賙濟窮人比較重要。門徒有憐憫之心,應當接受表揚。反觀耶穌,任憑那人將這麼貴的香膏澆在他頭上,還說這是一件美事,是否太自私了?在這件事上,誰的觀點才是對的?事件二:

他們走路的時候,耶穌進了一個村莊。有一個女人,名叫馬大,接他到自己家裡。她有一個妹子,名叫馬利亞,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。馬大伺候的事多,心裡忙亂,就進前來,說:「主啊,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,你不在意嗎?請吩咐她來幫助我。」 
耶穌回答說:「馬大!馬大!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,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;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,是不能奪去的。」 (路10:38-42)

馬大忙得手忙腳亂,她妹妹馬利亞卻甚麼都不做,只坐在耶穌腳前聽道。馬大請耶穌叫馬利亞來幫忙,這難道有錯嗎?從人道主義來看,不是應該大家分工合作,一同照顧眾人的需要嗎?怎麼可以偏勞一人?而且就算要聽道,難道不可以等大家安頓下來,再慢慢聽耶穌講道嗎?沒想到耶穌卻站在那個甚麼事都不做的馬利亞那邊,說她已經選擇了上好的福分。耶穌是否太偏心了?在這件事上,誰的看法才是對的?

這兩個事件凸顯了一個事實:我們原有的觀念,特別是基於人道主義而要在「人與耶穌」之間做取捨的時候,常會犯錯誤。我們自然的傾向是選擇人:人第一,主第二。耶穌卻毫不謙虛地每次都選擇他自己:永遠都是主第一,人第二。香膏要澆在主的頭上,不要拿去賣錢賙濟窮人。馬大不必忙碌,聽主講道比伺候眾人更加重要。這跟整本聖經的教導是一致的:主是教會的頭,在凡事上居首位。只不過,耶穌也說過,他來不是受人的服事,乃是來服事人。耶穌為門徒洗腳,好牧人為羊捨命。這不是說:人比較重要嗎?

不是。主最重要,人不能比主重要。耶穌的捨命和他的謙卑服事是已經成就的事,彰顯於十字架上,我們因主所成就的而蒙救贖。蒙救贖的人聚集為教會,教會中永遠是主居首位。我們彼此謙卑服事,不是將主從首位上請下來然後再謙卑服事,而是在主居首位的情況之下謙卑服事。耶穌若不是頭,主若不居首位,教會就不再是教會。

僕人騎馬,王子步行

傳道書中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話,描述一個反常的現象:

我見過僕人騎馬,王子像僕人在地上步行。(傳10:7)

傳道書說這個現象是「出於錯誤」(傳10:5):僕人本該在地上步行,卻騎在馬上;王子本該騎在馬上,卻在地上步行。在教會中,誰是王子,誰是僕人?誰在騎馬,誰在步行?許多北美華人教會的起頭,可追溯到 60 或 70 年代的查經班。留學生來到美國,在各地開始了查經班,再由查經班發展為教會。當時美國的華人不多,教會承擔起照顧同胞的責任。接機、住宿、買菜、吃飯、搬家、到學校辦手續、到銀行開戶頭…生活上的大小事情,都由教會包辦。牧師平時要講道和處理會務,弟兄姊妹上班的上班,上學的上學,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義務幫忙,形成教會的風氣。

這個風氣傳承下來,「有愛心」就被高舉為最大的美德。最重要的不是耶穌基督,而是有愛心。牧師因幫助他人而沒時間準備講章,大家可以諒解,因為有愛心。弟兄姊妹在廚房做飯而不參加崇拜,大家可以諒解,因為有愛心。至於教會有沒有人信主,有沒有人受浸,有沒有人作門徒,講台是否按著正意分解真理,都遠不如「有愛心」重要。只不過,順序這麼一顛倒,教會的根基就動搖了。

教會的根基是耶穌基督,不是人道主義。以耶穌基督為根基的教會建立在磐石上,不但不會倒,而且還有能力。以人道主義為根基的教會建立在沙土上,不但容易倒,而且還很吃力。當教會做得很吃力了,或者人家不需要你的服務了,你怎麼辦?近年來華人的條件越來越好,早已不需要教會的服務,那麼,教會還用甚麼來吸引人呢?無論是辦活動、搞慈善,教會都搞不過世俗的機構。怎麼辦呢?於是有些教會開始陷入危機,日漸荒涼。

耶穌告訴了門徒正確的順序:他第一,其餘的第二。有了耶穌,其餘的就都有了:凡耶穌居首位之處就有愛心,有恩典,有真理,有生命,有能力,有神的同在…。耶穌本是王子,不應在地上步行。人道主義本是僕人,不應騎在馬上。讓人道主義在教會騎馬,或讓任何的僕人騎馬,都是出於錯誤。

除去禮物的包裝

感謝天父,將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世人。我們何等珍惜這份永生的禮物,深盼接到禮物的人都記得除去包裝,得著耶穌。

請記得除去文化的包裝。近代宣教運動於二百多年前開始,福音由歐美入華,多少帶些洋味。許多我們所熟悉的詩歌、禮儀、神學著作、教會傳統,都摻有歐美文化。多文化使生活更加豐富,本是好事。然而在信仰上,我們必須確定自己所信的是耶穌的原樣,而非文化的包裝。拆除文化包裝並不難,好比說,我們這些久居美國的人,天天浸泡於當地文化之中,但是只要直接研讀聖經,就能按照耶穌的原樣來認識他。神已經將他的獨生兒子啟示給世人,又賜下聖經和真理的聖靈,只要我們願意,就可以穿透文化直接認識耶穌。近年來美國有一個尚在發展中的趨勢,「基督教」由真實的信仰演變為一個品牌,代表對某一種文化和意識型態的認同。雖然有些人隨波逐流,將信仰變為文化。但耶穌的門徒卻雙眼盯著主,在滔滔洪流之中,跟著主走活潑的生命道路。其實那是我們原來的名字,我們是 “這道The Way”。

請記得除去世俗的包裝。教會的世俗化不在於外表,而在於內涵。從外表來看,講台變為舞台,敬拜有如音樂會,講員穿著T恤牛仔褲在台上走動,看似世俗,其實並無大礙。只要教會的核心價值仍是耶穌基督,教會的成員仍是一群耶穌的跟從者,所傳遞的信息仍是聖經的真理,外表的包裝極易拆除,不妨礙他人得著真正的禮物。但教會的核心價值若改變了,不再是基督,而是成功、財利、名聲,教會的成員貪愛世界,所傳遞的信息是心理學和成功學,教會的世俗化就不再停於外表,而是深入骨髓。世俗化所代表的是中心價值的翻轉,從捨己的道路改為利己的道路。從以基督為中心、背起十字架跟從主,改為以自己為中心、耶穌改變我、祝福我、使我超越、使我的明天更精彩。這樣的信仰不是 “the Way”,而是 “no way”。生命的道路是在基督裡,跟從主的人有路可走,跟從自己的人無路可走。

請記得除去人道主義的包裝。在三種包裝之中,人道主義是最親切的、最樸實的、也最容易令人同情:「教會不是要有愛心嗎?為什麼要拆除?」拆除人道主義不是拆除教會的愛心,而是拆除「以愛心取代耶穌基督」的心態和作法。耶穌基督是教會唯一的根基,以耶穌為根基的教會不但有愛心,而且還有真理、有能力、有生命、有福音可傳、有人信主和受浸、有人跟從主。以愛心為根基,看似無辜,其實是將教會唯一的根基撤除,以不是耶穌基督的東西來代替,乃是一個毀滅性的作法。提倡這種作法的通常是內心善良,但對耶穌已經失去信心的人。他們相信人與人之間應當彼此幫助,基督徒應當行善,但卻不確定福音是神的大能。因為人道主義和基督精神都講愛心,極為類似,所以是最危險的包裝。完全相反的東西你一眼就能認出,能夠騙過你眼目的,通常是那些類似的東西。

除去了包裝,可以接受禮物了。聖經說,一個人若想接受耶穌,必須作兩件事:悔改和相信。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