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子是安息日的主 The Son of Man is the Lord of Sabbath,可2:23-3:6

宗教領袖在「守安息日」這件事上和耶穌發生了衝突,第一次是因為門徒在安息日掐了麥穗吃,第二次是因為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了一個病人。他們認為耶穌違反規矩,做了安息日不可做的事。耶穌卻不以為然。

耶穌當安息日從麥地經過。他門徒行路的時候,掐了麥穗。法利賽人對耶穌說:「看哪,他們在安息日為什麼做不可做的事呢?」
耶穌對他們說:「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缺乏飢餓之時所做的事,你們沒有念過嗎?他當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,怎麼進了神的殿,吃了陳設餅,又給跟從他的人吃。這餅除了祭司以外,人都不可吃。」
又對他們說: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。所以,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。」 (可2:23-28

「在別人的田地摘莊稼吃」是律法所允許的(申23:24-25),本意是憐憫人,使人免於飢餓。在食物不普遍的古代,以色列地若有一個人餓了,他可以走進「鄰舍」(任何以色列人)的田裡,摘田裡的葡萄或禾稼吃。但必須遵守一個規定:只可以摘來吃,不可以拿著器皿去收割。這是一條慈惠的律法,要以色列人分享神的恩典,使飢餓的弟兄有食物吃。但那接受恩典的人必須尊重他人的主權,唯有田地的主人才有權收割莊稼。

法利賽人並不反對門徒掐麥穗,但卻反對他們在安息日掐麥穗。法利賽人是律法主義者,除了神的律法,自己又增添了許多「人的遺傳」(可7:8),將信仰變成一條又一條的規矩,其中有許多是關於安息日的。在他們的眼中,門徒掐麥穗是干犯了安息日,做了不可做的事。

耶穌舉了一個舊約的例子來反駁他們。當初掃羅王要害大衛,大衛帶著幾位弟兄逃亡,逃到了挪伯,又飢又渴,就向挪伯的祭司求餅吃。祭司說:「我手下沒有尋常的餅,只有聖餅。」所謂聖餅,就是陳設餅。每逢安息日祭司做十二個餅獻給神,在陳設桌上放成兩排,每排六個。到了下週獻上新餅的時候,那撤下來的舊餅祭司可以吃。別人不可吃,唯有祭司才可吃。但挪伯的祭司卻將陳設餅給大衛和他的弟兄吃,因為憐憫他們飢餓。

(註:根據撒上21:1,挪伯的祭司是亞希米勒,不是亞比亞他。亞比亞他是亞希米勒的兒子,亞希米勒是挪伯的祭司,他的兒子卻做了全以色列的大祭司。耶穌說「當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」,可理解為「大祭司亞比亞他的年代」,包括他父親作挪伯祭司的日子。)

若為了使人免於飢餓,連聖餅都可以吃,何況田裡的麥穗?耶穌「以人為重」的觀點,和法利賽人「以形式為重」的觀點,發生強烈的衝突。信仰本是引人歸向神,人與神的關係才是重點,規矩也好,形式也好,都不是重點。以近來的社會現象為例,在某些圈子裡,「我們基督徒」是對種族和文化的認同,而不是對耶穌的認同。過去我所住過的地方,若你在社區散步,會看到有些房子的前院插著白色的十字架。不是表明這家人是基督徒,而是表明這家人的種族。他們彼此之間問候,對其他種族的人不太搭理,和他們打招呼通常都得不著回應。這僅是一個例子,其他種族的人也會做同樣的事。

神愛世人,耶穌憐憫眾人,法利賽人卻以宗教來樹立敵人,連門徒在安息日充飢、耶穌在安息日醫治病人也要被他們攻擊。現代那些以形式為重的「基督徒」,凡在政治意識、社會觀點、種族文化、神學立場、教會傳統…與我類似的,我才將他們當作自己人,否則就和他們劃清界線,實在是違背了基督精神。以安息日為例,有人以星期六為安息日,其他人則以星期日為安息日,就是主日。有的教會每週守主餐,有的教會每月守主餐,有的教會不定期守主餐。這又如何?比起我們所信的是同一位耶穌,所讀的是同一本聖經,哪一個更重要?我們可以像法利賽人那樣,和那些「與我們不同」的人劃清界線嗎?

耶穌接著說: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。所以,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。」這句話是甚麼意思?是說凡事都當為人設想,只要人有需要,好比說,我要準備考試,我要趕報告,我要招待朋友,我有這事那事,就可以不守安息日?若這樣想就太極端了,誤解了主的意思。

首先,耶穌說明設立安息日的目的。安息日是一個強制性的規定,是神親自設立的。神對摩西說:

當記念安息日,守為聖日。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,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。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、僕婢、牲畜,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,無論何工都不可做;因為六日之內,耶和華造天、地、海,和其中的萬物,第七日便安息,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,定為聖日。(出20:8-11

神規定以色列人工作六日之後,要息工一日,將這日向耶和華守為聖日,好使勞碌的人回到生命的源頭,重新得力。這日是聖日,已經分別出來歸給耶和華了,歸給神的物不可再收回。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,要人得著安息的好處。神賜福的對象是活的人,不是死的日子;神設立安息日不是要人來成就這日子,乃是要這日子來成就人。耶穌根據這個意思來教導法利賽人,不要本末倒置: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!

在實際應用上,基督徒應當敬守主日,目的是要在主裡安息,使身心靈蒙福。若僅為了守主日而守主日,例行公事,每週報到一次,那就變成律法主義,和法利賽人一樣。親愛的弟兄姊妹,我們當放下一切的勞碌,以安息的心來到主前,敬拜他,聽他的話語,享受他的同在。相聚之時當以愛心彼此相待,勿品頭論足,心存偏見,嫉妒紛爭。有些基督徒的安息日是勞累的,內心的驕傲、慾望、私意活動頻繁,不得安息。對於那些事奉者,我們應當感謝。牧師、主日學老師、領崇拜、詩班、招待、音響、午餐…他們在安息日忙碌,好使其他的人得享安息。

其次,耶穌說「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」,表明他的主權。「人子」是耶穌的自稱,安息日甚麼可做,甚麼不可做,其他人說的不算,耶穌說的才算。主說可掐麥穗,就可掐麥穗;主說可醫治病人,就可醫治病人。弟兄姊妹,每逢我們守安息日,都當彰顯基督的主權。敬拜主,聽他的教導,讓自己的心思意念對準主,順服他。

根據聖經來認識耶穌 Knowing Jesus according to the Bible

  1. 聖經中的耶穌:這段經文說到了耶穌「怒目周圍看他們」(3:5)。許多信徒腦海中的耶穌是慈眉善目、待人親切、總是面帶善良的微笑,他們極難想像耶穌以憤怒的眼光看人。事實上,聖經從未說過「耶穌笑了」,但卻說過「耶穌哭了」(約11:35)。說過一次耶穌歡樂(路10:21),但卻說過更多次耶穌憂愁(太26:37, 可3:5, 約12:27,13:21)。怒目、哭、憂愁,這樣的耶穌你能接受嗎?
  2. 除去成見:我們若想真正認識主,就必須除去成見,以謙卑的心,有系統地讀聖經(挑選式的讀經是無用的,許多錯誤的觀念,來自於只讀挑選的經文,不讀其他經文)。大家一起根據聖經來認識神的兒子,才能在真道上同歸於一。

當耶穌發怒時 When Jesus gets angry

  1. 眾人的存心:眾人存心不良,他們窺探耶穌,不是看他能不能醫病,而是看他會不會在安息日醫病。不是關心病人的痛苦,而是尋找控告耶穌的把柄。
  2. 耶穌的提問:耶穌看出眾人的存心,就問他們一個問題:「在安息日行善行惡,救命害命,哪樣是可以的呢?」(3:4)正確的答案是:若是行善、救命,每日均可行,安息日也可行。若是行惡、害命,每日均不可行,安息日尤不可行。然而眾人卻選擇沉默,都不作聲。他們的沉默也是一種回答,不作聲也是一種作聲。
  3. 耶穌之怒:耶穌發怒了!他怒目周圍看他們,憂愁他們的心剛硬(3:5)。耶穌憤怒的目光,射向一群對人毫無同情之心的冷血宗教人士。是的,耶穌也會收起慈愛的眼光,他對這種人所顯示的,不是寬容,不是諒解,而是憤怒。
  4. 安息日的殺人計畫:耶穌治好了枯乾了一隻手的人,法利賽人就出去,和希律黨的人商議要除滅耶穌(3:6)。耶穌在安息日行善救命,他們說不可以;他們自己在安息日行惡害命,謀劃除滅耶穌,卻可以。對於這樣的「宗教人」,難怪耶穌要發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