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翰症候群 John Syndrome

施浸者約翰和耶穌 John the Baptist and Jesus

對於施浸者約翰和耶穌之間的關係,路加福音有詳細的描述。二人出生之前,天使分別向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、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顯現。馬利亞又去找約翰的母親以利沙伯,和她同住了三個月。兩個孩子出生之後,路加以類似的詞句描述他們的成長:

論到約翰:「那孩子漸漸長大,心靈強健,住在曠野,直到他顯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。」(路1:80)
論到耶穌:「孩子漸漸長大,強健起來,充滿智慧,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。」(路2:40)

約翰和耶穌住在不同的地方,二人似乎並不相識(約翰說:我先前不認識他。約1:31,33)。約翰住在猶大的山地,後來又住在曠野,耶穌住在加利利的拿撒勒。三十年後,二人在約旦河的水中,有了一次生命的交遇。當時約翰在約旦河一帶宣講悔改的浸禮,執行他「為主預備道路」的天賦任務,耶穌也來受浸。約翰在聖靈的感動下,為耶穌做見證,說:

「看哪,神的羔羊,除去世人罪孽的!這就是我曾說,有一位在我以後,反成了在我以前的,因他本來在我以前。我先前不認識他,如今我來用水施浸,為要叫他顯明給以色列人。」(約1:29-31)

受浸之後,耶穌開始了自己的事工,有一群門徒跟從他,正如有一群門徒跟從約翰。耶穌和門徒到了猶太地方,在那裡居住,並給人施浸。約翰的門徒看見許多人去耶穌那裏受浸,就對約翰說:「拉比,從前同你在約但河外,你所見證的那位,現在施浸,眾人都往他那裏去了!」約翰聽了並不嫉妒,很坦然地說:

「若不是從天上賜的,人就不能得什麼。我曾說:『我不是基督,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』,你們自己可以給我作見證…他必興旺,我必衰微。!」(約3:27-30)

在這之後,分封的王希律因他所行的一切惡事,受了約翰的責備,就把約翰收在監裡。約翰在監裡聽見基督所做的事,就打發兩個門徒到耶穌那裡去,說:

「施浸的約翰打發我們來問你:『那將要來的是你嗎?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?』」 

正當那時候,耶穌治好了許多有疾病的,受災患的,被惡鬼附著的,又開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見。耶穌回答說:

「你們去,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,就是瞎子看見,瘸子行走,長大痲瘋的潔淨,聾子聽見,死人復活,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。凡不因我跌倒的,就有福了!」 (路7:20-23)

約翰為何懷疑耶穌?他有強健的心靈,住在曠野,吃蝗蟲野蜜,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苦生活。他忠於天賦的使命,傳悔改的浸禮,為主預備道路。他大有信心,見證耶穌是神的羔羊。他靈命高深,只要主興旺,寧可自己衰微。他不畏強權,明知可能被捕被殺,仍然斥責希律王的罪行。這樣的一位約翰,最後卻軟弱了。在監牢中,他的信心開始動搖,甚至差遣兩個門徒去問耶穌:「是你嗎?」

約翰症候群 John Syndrome

約翰的現象,姑且稱之為「約翰症候群 John Syndrome」,常在信徒中看見。它有三個病徵:

  1. 靈命起伏不定:靈命時高時低,起起伏伏,不是穩定地成長。今日上至巔峰,明日跌入低谷。今日為主做見證,明日懷疑主。今日完全捨己,只要主興旺,寧可我衰微。明日老我復活,嫉妒紛爭,尋求自己的榮耀。有時進三步、退兩步;有時進兩步、退三步。與你熟悉的人說:他就是這樣!你別看他今天這麼愛主,誰曉得他明天是啥樣子?因為沒有一致性,見證就缺少說服力。

    雖然自己不想這麼差勁,似乎也沒別的辦法。也曾努力過,參加各種特會,敬拜讚美、禁食祈禱、讀經默想,都不怎麼見效。於是就開始有了宿命的思想:我就是這樣,認命吧!向周圍一看,好像都跟我差不多。這麼一分析評論,個人思想就升級為神學觀念:靈命的穩定成長是一個無法達成的訴求,信心的起伏不定是一個必須接受的現實。雖然嘴上不明說,態度卻表達出來了:牧師不必唱高調,大夥兒還是誠實點,就這麼過吧!這種觀念一旦形成,個人與教會的進步就受到了阻礙。

  1. 患難引起的懷疑:約翰對耶穌的懷疑,是在患難的溫室中培育出來的。坐監之前,雖然耶穌的事工日益壯大,約翰也不嫉妒。雖然耶穌的做法和他不一樣,(可2:18-20)他也能接受。坐監之後,曠野中的陽光普照和自由自在,變成了牢獄中的暗無天日和拘束綑綁,再加上性命未卜前途堪憂,約翰對耶穌的懷疑就具體化了。

    我們也是一樣。一般來說,基督徒的信心足以支撐順境的生活,卻未必足以支撐逆境的生活。若無患難試煉,沒有人會懷疑耶穌。若患難來臨,就必有人懷疑耶穌。這未必是深思熟慮之後理性上的質疑,認為信主的人怎麼會遇到患難?因此而懷疑自己的信仰。有時這純粹只是力量的問題。患難的重量壓在身上,時間久了,力不能勝,因此而發出呻吟。懷疑只是呻吟的聲音。

    患難時最怕獨處。獨自一人,無同伴的鼓勵和幫助,易於陷入沮喪,懷疑人生,懷疑神。約翰在牢中是否獨自一人?從他尚能差遣門徒去見耶穌來看,應當不是完全隔絕,起碼還有接受探監的機會。但以常理推論,監牢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,其中的人時常要忍受孤寂,與自己的思想獨處。我們會面臨約翰的處境嗎?現代人隔絕嗎?孤寂嗎?在任何公眾場合,在餐廳裡、地鐵上、大街上,隨處可見低頭看手機的人。他們有如生活在獨自的世界裡,對周圍的一切視若罔聞。現代人的孤寂是一個事實,近年來心理紊亂(mental disorder)的個案大幅上升,自殺的比率不斷增加,成癮(addictions)的現象日趨普遍,追究原因,都與孤寂有關。在一個孤寂的環境中有人因患難而懷疑信仰,那就不足為奇了。問題是,我們應該怎麼辦?或者說,我們「能夠」怎麼辦?

  1. 錯誤預期所導致的失望:約翰對耶穌的問題是:「那將要來的是你嗎?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?」這個問題所表達出來的是「對預期的失望」:耶穌啊,你的表現怎麼和我們所預期的不一樣?是你嗎?還是我們應該等候別人呢?當時的猶太人都有復國的思想。他們所預期的彌賽亞不是醫治病傷、傳講天國的福音,而是率領以色列人打敗敵人,脫離轄制,像摩西那樣,像士師那樣,像馬喀比那樣。約翰雖知耶穌是彌賽亞,但是卻和他心目中的彌賽亞不一樣,因此而感到失望,產生懷疑。

    對不讀聖經的基督徒而言,這是導致懷疑的首要因素。因為不按照聖經的啟示認識耶穌,只按照自己的預期塑造耶穌,一旦遇到真正的耶穌,就會感到失望和懷疑。保羅對提摩太的勸勉中,曾經提到一種「隨從自己的情慾」的現象,很能說明這個道理:

    因為時候要到,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,耳朵發癢,就隨從自己的情慾,增添好些師傅,並且掩耳不聽真道,偏向荒渺的言語。(提後4:3-4)

    「厭煩純正的道理」就是討厭聖經的真理,聽不進神的話語。「耳朵發癢」就是只聽自己想聽的,隨從心中的情慾。「偏向荒渺的言語」就是明明是荒謬不通的話,卻偏偏要去信,因為合自己的胃口。在這種情況之下,對耶穌感到失望是必然的。

    約翰是蒙神使用的人,不能因一時的軟弱而抹殺他一生的功績。約翰的門徒走後,耶穌稱讚他說:「凡婦人所生的,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。」接著又說了一句話:「然而,神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!」這句話帶給我們無限的盼望。

治療的方法 The Healing Way

現代信徒一聽到「神國」或「天國」,馬上就想到「死後上天堂」,是死後的事,不是今生的事。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觀念,導致許多個人和教會的軟弱。福音書中所說的「神的國度」是神的掌權,乃是今生的事,一直延續到永生。神的國度是大能的國度,能夠綑綁壯士。神國度在今生的具體實現,就是教會,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。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恩,門徒傳揚耶穌並他釘十字架,有許多人信主,開始了教會時代。教會雖然受到逼迫,經歷許多患難,卻靠著主勝過一切。教會的肢體互相扶持,彼此相愛,幫助信心軟弱的弟兄,雖經過無數次嚴厲的考驗,不但未被消滅,反倒更加興旺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神國裡最小的的確比約翰還大!

「約翰症候群」可以治療嗎?感謝主,答案是可以的!約翰沒有經歷到基督的復活,沒有得到教會的幫助。我們卻不一樣。復活的主與我們同在,教會與我們同在。教會行基督之道,治療約翰症候群最有效的方法,是一間健康的教會。不是甚麼研討會,甚麼講座,而是一群活生生的、健康的、篤信聖經的、彼此相愛的弟兄姊妹。信心起伏的時候,有全體的穩定來平衡我。患難的時候,有弟兄姊妹來與我分擔。偏離真道的時候,有神的話語在教會被高舉起來,引導我歸向耶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