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浸見證

新篇章:從絕望到希望

Ada Lee 這是關於耶穌基督如何救贖我的見證故事,但請不要誤解我,我並非誇大其詞,耶穌確實拯救了我們所有人的罪孽。能夠分享我的故事,就是上帝的一個奇蹟。

破碎的我被治癒

劉媛 我在上個世紀末的中國北方長大,父母傳承了樸素的三觀,雖然不是黨員但也沒有其他信仰。畢業,結婚,出國,工作,住培,生娃,我過着以小家爲中心的生活,一切都是順順利利,雖然羨慕和尊敬有信仰的人,但覺得與我不相干。然而,近三年來父母們因疫情不再訪美,我和老公第一次獨立持家養娃。同時我的身體也添了新毛病,每天和疼痛作鬥爭。在種種壓力下,我們變得焦慮,暴躁,自私,憎惡對方,喪失了對愛的感受力。家不再是我們的避風港和愛的棲息地,反而成了我們想要逃離的戰場。   

神蹟並未讓我信主

Gordon Qian 我是Gordon,是一位即將畢業的在讀博士。 從前,我是無神論者,一直倚靠自己的能力,覺得人定勝天。但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和課題越來越高的難度,我逐漸感受到了壓力和焦慮。

學習主無條件地愛人

王鑫 我叫王鑫,英文名叫Raven,在廈門長大,從小愛好羽毛球、電子遊戲、看書、游泳。我現在在SMC學習,我的目標是在美國開一家公司。   初識基督信仰 我在國內從來沒有接觸過基督教,來到美國以後,第一任寄宿家庭讓我接觸到了基督信仰。我房東的朋友Aquila牧師是我的引路人,他帶我了解了基督信仰。

神使我的心柔軟

Alberto Cruz 我在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家庭中長大。從我記事起,我就認為我與耶穌有著個人的關係。然而我天生內向,我的家人也經常搬家,所以我從未找到一個足夠了解的人來聊聊信仰。此外,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的家人受到了一些人和社區的傷害,這也讓我對別人產生了不信任。

不可停止聚會

Bill Gao 我出生於一個基督教家庭,每個週末父母都會帶著我一同敬虔地來到教堂聚會。在那裡,我曾無數次觀看《蔬菜總動員》和《埃及王子》,我加入兒童唱詩班,也充滿好奇地閱讀《啟示錄》。我仍舊記得參與暑期聖經學校VBS的日子,與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參與退修會的美妙時光。也就是在那次退修會之後,當時六年級的我,第一次禱告認罪和懺悔,承認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,接受他為我的救主。

神啊,求你使用我

陳秋燕   小時候常常跟媽媽去教會,感覺教會內的人跟外面的人不同,教會裡的人更有愛。每逢弟兄姊妹們跟我說「你太有福了,這麼小就被神揀選」時,我都覺得自己好幸運,感謝神,早早就揀選我。

從此走在正的路上

施月娥 我叫施月娥,今年67歲了,我希望能透過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,和浸禮來成為基督徒。我生長在一個拜佛的環境,那時候我不覺得跟隨家人拜佛有什麼不對。我也聽過神,可是我對神也不了解。幾年前一個牧師告訴我神是真的,我才有兴趣更多了解,但總是因為太忙於工作和照顧家庭,而沒時間去教會。直到後來又遇見那位牧師,我才開始去教會,因為我真的覺得自己需要尋找一位真神。

一切源自神的賜福

黃林凱 我從小就跟家人一起去教會,所以我從小就開始接觸這份信仰。一開始我覺得去教堂和主日學真的非常沒意思,我那時候就想週日待在家裡好好的玩,那時候非常小不知道去教會的意義是什麼。隨著我的年齡和思想上的成長,我才開始真正了解一些基督信仰,雖然了解的不是太透徹,但是我在國內也有參加國內的團契和主日敬拜,因為我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。我身邊經歷的事情,我覺得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,我認為這些都是上帝賜福的,因為如果沒有這些經歷,我是不會真的想去了解基督信仰的意義。

學會愛他人

付婷 信主以前 我來自一個傳統的中國家庭 — 無神論家庭。 長輩們固然教導我與人為善,但也告訴我如何保全自己而非犧牲自我保全他人。 上大學以前我被保護的很好, 然而問題從大學開始出現: 我很難與合租的室友們和諧共處, 總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而感到憤憤不平。但我卻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利益衝突,大多數時候只能選擇逃避和遠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