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弟兄姊妹,Shalom!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和平安與你同在,在疫情中保守你和家人身、心、靈健康。
感謝神,賜給我們屬天的能力和智慧,在各樣的患難中得勝有餘。身為耶穌基督的門徒,我們看到環境中的機會(Kairos)。疫情是一個特殊的 Kairos,我們在裡面看到了「歧視」,就趁機瞭解聖經的教導,並傳揚和平的福音。
在神面前人人平等 Each Person is Equal before God
「在神面前,人人平等」是門徒的基本信念之一。不分種族,不分性別,不分貴賤,人人都有神的形象,都是「上帝形象的背負者 Bearer of God’s Image」。神愛「世人」,不分種族,不分性別,不分貴賤,人人都是神兒子耶穌基督救贖的對象。世上雖有萬族萬民,但卻「人人受造平等,人人得救平等」。身為基督的門徒,這是我們的基本信念。
受造平等
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,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。(創1:27)
他從一本(本:有古卷是血脈)造出萬族的人,住在全地上。(徒17:26)
得救平等
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(約3:16)
並不分猶太人、希利尼人,自主的、為奴的,或男或女,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。(加3:28)
根據聖經的教導,神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,乃是造男造女。亞當和夏娃都有神的形象,他們的後代也都有神的形象。神從一個血脈造出萬族的人,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類,人人都是亞當和夏娃的後代。神賜給每個人「榮耀尊貴為冠冕」(詩8:5),人類不但受造平等,也受造尊貴。雖然我們的膚色不同,長相各異,社會經濟地位也不同,人人都應當受到平等的待遇和尊重。
以色列人的律法中有「不可輕賤」這一條,就算惡人犯了罪接受責罰,也不可責打超過四十下,若過數,「便是輕賤你的弟兄了」(申25:3)。釋放奴僕回家的時候,「要從你的羊群、牛群、禾場、酒醡之中,多多的給他」(申15:14),不但給他自由,還要給他尊貴和感謝。若借貸給人,要拿一個當頭(抵押品),不可以進他的屋子裡翻箱倒櫃,「要站在外面,等那向你借貸的人把當頭拿出來交給你」(申24:11)。對於寄居者和孤兒寡婦也有許多類似的規定(申24:19-22),不但滿有恩慈憐憫,還有平等與尊重。
新約聖經的中心信息是耶穌基督的救贖,在救恩裡「人人平等」的教導就更明顯了。救贖的道路是耶穌基督,對猶太人是這樣,對外邦人也是這樣。救贖的方法是因信稱義,對猶太人是這樣,對外邦人也是這樣。「世人」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(羅3:23),人人都需要救贖。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,不是單為我們的罪,也是為「普天下人的罪」(約一2:2)。猶太人以為可以憑著「種族和血統」得救,耶穌卻對他們說:
我又告訴你們,從東從西,將有許多人來,在天國裡與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一同坐席;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裡去,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。(太8:11-12)
使徒行傳的兩位中心人物是彼得和保羅,二人蒙召傳福音的時候,主都對他們有「不分猶太人、外邦人」的指示。保羅蒙召的時候,主對亞拿尼亞說:「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,要在外邦人和君王,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。」(徒9:15)主叫彼得去向義大利的百夫長哥尼流傳福音,先在異象中叫他吃「俗物」,彼得拒吃,主對他說:「神所潔淨的,你不可當作俗物。」(徒10:15)彼得遵命去傳福音,看到主的恩典臨到外邦人身上,驚訝地說:
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!原來,各國中那敬畏主、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。(徒10:34-35)
約翰寫啟示錄,記載了將來在天上讚美神的得救群眾。他們是甚麼人?乃是「各國、各族、各民、各方」的人:
此後,我觀看,見有許多的人,沒有人能數過來,是從各國、各族、各民、各方來的,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,身穿白衣,手拿棕樹枝,大聲喊著說:「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,也歸與羔羊!」(啟7:9-10)
「創造」和「救贖」是整本聖經的兩大主題,這兩大主題都傳出了「人人平等」的信息。門徒是聽神話語的人,我們跟從主,不跟從人。人的社會傳來不平等的信息,因種族、性別、社會經濟地位等因素而產生歧視。我們聽誰的?聽從神,還是聽從人?彼得和約翰對猶太人所說的話,正好是我們的回答:「聽從你們不聽從神,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,你們自己酌量吧!」(徒4:19)
‘
歧視的源頭是驕傲 The source of discrimination is pride
「歧視」用一般人的話來講,就是「看不起」。為何看不起別人?因為我比他高貴,我比他有錢,我比他有成就,我比他好看,我比他聰明…比,比,比,沒有比較,就沒有歧視。比較之下,驕傲感被觸動了:我是優質的,他是劣質的,我和他不是同一個等級!等級感一產生,就開始歧視「比自己低等的人」。可是一轉身,對面站著的是「比自己高等的人」,於是突然就有一種「不安的自卑感」。唉,人真是複雜!
有一種特別狡猾的歧視,叫做「我比他有道德」。因知道種族歧視是不好的,地位歧視是不好的,這樣做是會引起非議的,就給自己的歧視換一個外表:放大對方的過錯,縮小自己的過錯,指責對方「不道德」。這並不是說,我們要對錯不分,既然人人都有錯,那就誰也別挑誰。這是說,當一個人在玩「我比他有道德」的遊戲的時候,我們知道他是在玩遊戲。
歧視是從驕傲來的。關於「驕傲」這個題目,我推薦大家看一篇文章:C. S. Lewis 寫的 “The Great Sin.”(Mere Christianity)。這位素徒神學家以清晰而深入的思考能力,為大家解析為何驕傲是「根本大罪 the essential vice, the ultimate evil」。聖經對「驕傲」的教導很清楚:撒但誘惑人類的方法是觸動人的驕傲感,使他想要「如神一樣」。神卻要世人存著謙卑的心與他同行,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:
蛇對女人說:「你們不一定死;因為神知道,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,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。」(創3:4-5)
神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。(雅4:6;彼前 5:5)
耶和華雖高,仍看顧低微的人;他卻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。(詩篇138:6)
世人哪,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。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?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。(彌6:8)
傲慢與偏見 Pride and Prejudice
「傲慢與偏見 Pride and Prejudice」是Jane Austen的名著,1813年出版。男主角是貴族,冷漠而傲慢。女主角是平民,對貴族有高度的不滿與偏見。經過誤會、爭吵、和許多錯過的機會,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終於敞開心扉,互訴衷情。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。
我借用這個世界名著的書名,討論疫情中的一個社會現象:歧視。我盼望現實社會中的傲慢與偏見,能夠像小說一樣有美滿的結局。
人類社會中的傲慢與偏見,其來久矣!因為種族、性別、社會地位、宗教和政治立場而產生的差別價值觀,差別待遇,歧視,甚至迫害,古今中外都有。遠的不說,只看二戰時期猶太人在歐洲的遭遇就知道了。只不過,二戰之後全世界的大方向是朝著「種族和諧」和「文化包容」走去,因此之故這次疫情對全球人類行為的影響,特別值得關注。因近年「民族主義」(Nationalism or Tribalism)的興起,二戰之後(1945)在種族和文化上七十餘年的努力,疫情之前已漸被遏止。等疫情來到,短短數月之間,居然有反轉的趨勢。年長的一代帶著二、三十歲的年輕人(真正可怕的地方),一步一趨地想要回到起初的「傲慢與偏見」。
社會地位的傲慢自古即有。鐘鳴鼎食之家、翰墨詩書之族,瞧不起貧窮、無知識的底層階級。杜甫所說的「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」,描寫的是殘酷的社會現實。種族的傲慢也自古即有,近代藉著船堅炮利的軍事優勢,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的文化優勢,更是來勢洶洶。政治(政黨)的傲慢也自古有之,於近代猶烈。以本黨的意識形態為優,敵黨的意識形態為劣,不是尋求合作,而是堅壁清野、排擠打壓,必欲除之而後快。明代的東林黨爭,近代各國的政壇,都是現成的例子。
在各種傲慢的滋潤下,偏見產生了。將「非我族類」的人視為劣質百姓、劣質民族,刻意醜化和「刻板印象化 stereotype」。在有系統的宣傳下,偏見在整個「社會群眾心理」成形、沉澱、固化。上個世紀納粹對猶太人的「最終解答」,日本人的「南京大屠殺」這些難以想像的殘酷行為,若無高度的傲慢與偏見在背後支撐,是很難解釋的。往事已矣,如何使前途更光明呢?
回到2020的疫情。疫情並未製造傲慢與偏見,只是將它們表面化與合理化。二戰時期和人類歷史中所犯的錯誤,我們不相信,更不期待會再度發生。我們是耶穌基督的門徒,只要社會上還有我們說話的空間,或者說,就算沒有空間也要製造空間,我們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。
四種歧視
- 種族歧視 Racial Discrimination
- 社會經濟歧視 Socioeconomic Discrimination
- 政治歧視 Political Discrimination
- 神聖歧視 Divine Discrimination
王文堂牧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