毀三觀(上)

拆毀與重建 Tearing Down and Building Up

「拆毀與重建」是每位門徒的必經之路。在上週的主日信息中,我借用「毀三觀」這個民間的詞彙來說明一個屬靈的道理:基督徒必須拆毀舊的觀念,建立新的觀念,才能夠做耶穌的門徒。耶穌說:

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(路9:23)

「捨己」是甚麼?一般來說,我們認為捨己就是刻苦犧牲,是生活上的捨己,是物質上的捨己,很少會想到觀念上的捨己。其實捨己是「一個人在耶穌面前所做的自我否定deny yourself」,其中包括了觀念上的否定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念,好比說:平安就是福,人死如燈滅,人是猿猴進化來的,宗教都是勸人為善…這些都是人的觀念。現代人口中的高富帥,顏值,男神女神…將人封神,將顏面賦予價值,也是人的觀念。我們在信主之前已有的觀念,其中有一些是與基督真理相違背的。若是這些觀念不毀,我們就無法跟從耶穌。道理很簡單:二人若不同心,豈能同行呢?你的觀念若與主的真理不合,豈能與主同行呢?是主拆毀他的真理來跟從你,還是你拆毀自己的觀念來跟從主?換句話說,是耶穌跟著你走,還是你跟著耶穌走?

將「拆毀與重建」說得最清楚的,是使徒保羅,他說:

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,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。不但如此,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,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。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,看作糞土,為要得著基督。(腓3:7-8)

保羅拆毀了舊的價值觀:「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,現在因基督當作有損的」。保羅也建立起新的價值觀:「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」。隨著舊價值觀的拆毀,保羅有所丟棄:「我為他丟棄萬事,看作糞土」。隨著新價值觀的建立,保羅有所追求:「為要得著基督!」保羅有如一棟房屋,神將舊屋拆毀了,在原地建立起一棟華美的大樓,彰顯出基督的榮美。和保羅一樣,我們也是神的工作,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。(弗2:10)神要在我們身上做的,是拆毀與重建的工作,這工作是從我們的內心開始。

三觀 Three Views

所謂三觀,是指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。最大的是世界觀,其次是人生觀,再其次是價值觀。世界觀產生人生觀,人生觀產生價值觀。

怎麼說呢?好比說,唯物論是一種世界觀:世界是物質造成的,除了物質沒有別的,沒有靈魂,沒有神。人是世界的一部分,也是物質造成的,只是物質,沒有別的。那麼,我們必須要問:一堆物質的「人生」有甚麼意義?誠實的答案是:沒有意義!我活的時候一些物質聚成了「我」,我死了以後這些物質又去變成別的東西。我的存在和我的毀滅只是物質的轉換,「我」是無數轉換中的一個臨時現象。如果再把角度放大,將自己放在無限的空間和時間之中,人生的毫無意義就更明顯了:我只是浩瀚宇宙之中的一個微點,快速的一閃就沒了。一閃之前沒有我,一閃之後也沒有我,我只是那快速的一閃。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?

約伯記裡有一句話,當初我讀的時候,有一種「冰水澆頭」的感覺:

他若從本地被拔出,那地就不認識他,說:我沒有見過你!(伯8:18)

我們從地面消失之後,地就不再認識我們,甚至會說「我沒有見過你!」前幾天我送兒子去 John Wayne Airport 搭機,路上閒聊,他突然問:「Who is John Wayne? Is he a famous guy?」我從小到大,不知看了多少 John Wayne 的電影,沒想到到了兒子這一代就已經不知道他是誰了。被人遺忘已經夠慘了,聖經的話卻更加尖銳:我們將會被地遺忘!你住了一生的「本地」,你念茲在茲的故鄉,有一天會說「我沒有見過你!」人生若是如此,它的意義何在?

答案是:人若只是物質,人生就毫無意義。人不記得你,地不記得你,對浩瀚長存的宇宙而言,有你和無你是一樣的。如果要「為賦新詞強說愁」,為講人生強說義,勉強能夠賦予意義的,就是存在的本身:我的存在,無論有多短暫,有多微不足道,對我自己來說是有意義的,這個意義就是:我必須是一個「幸福快樂的存在!」人生就是追求幸福,我若過得幸福人生就有意義,若不幸福人生就無意義。因此之故,我只是「活在當下」:我不知從何而來,往何而去,為何存在於人間,我只知活在當下,為了追求這短暫一生的幸福而活著。

這樣的人生觀會產生怎樣的價值觀?凡是能夠讓我活下去、活得好、活得快樂的就有價值。所以說錢有價值,越多越有價值,因為錢能夠使人過上好日子。甚麼人有價值?錢多的人有價值,一個人錢越多越有價值。其他如外貌、名望、地位…都有助於我的幸福,因此也都有價值。這種價值觀似乎是無害的,但是卻有副作用,就是驕傲與鄙視。那些有錢的人、好看的人、高位的人認為自己的價值高,看不起那些價值低的人。個子高的看不起個子矮的,功課好的看不起功課差的,用名牌的看不起用山寨的。如果再加上種族的因素,人間的鄙視鍊就形成了,底層人類的災難也就來了。翻開人類的歷史,所看到的不是人類彼此照顧,共同追求幸福。更多看到的是戰爭與殘殺,在上者對在下者的奴役、剝削、打壓。在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之下,少數人類的幸福,必須要用多數人類的不幸福來買單。

有人會說:不是這樣的,我們追求自己的幸福,同時也顧慮到別人的幸福。我們有愛心,我們要創造更美好的社會。好,你說得很好。只不過,愛心是極高的道德素質,這個素質是從哪裡來的?如果人類只是物質,這堆物質的愛心是哪裡來的?這個「愛」,父母對兒女的愛,夫妻情侶的愛,弟兄姊妹的愛,甚至對陌生人的愛,它是個甚麼物質?維持眾人的幸福必須有公義,必須有正義感,這個「義」又是甚麼物質?答案是,它們不是物質,而是一種超於物質的因素。唯物論者所憧憬的美好社會,必須要靠非物質的因素來完成,這是唯物論的困境。

意義不在於個體的本身,而在於和有意義的事物連結。存在不在於個體的本身,而在於和永存的事物連結。我與神相連,我的意義由此而來。人不記得我,地不記得我,可是神記得我,我的存在就有意義。我是神的工作,我不但是屬土的,也是屬靈的。神創造世界,並照著他自己的「形象和樣式」造了我,於是我就有了神的屬性。我裡面有超於物質的因素,這些因素使我和其他人都能過上好日子,因為他們裡面也有這些因素。

拆毀與重建,是跟從耶穌的必經之路。三觀不毀,做不了門徒。如經上所說:

若有人在基督裡,他就是新造的人,舊事已過,都變成新的了。(林後5:17)

親愛的弟兄姊妹,讓舊事過去,從舊觀念開始。

下載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