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蹟并未让我信主
Gordon Qian 我是Gordon,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在读博士。 从前,我是无神论者,一直倚靠自己的能力,觉得人定胜天。但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课题越来越高的难度,我逐渐感受到了压力和焦虑。
Gordon Qian 我是Gordon,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在读博士。 从前,我是无神论者,一直倚靠自己的能力,觉得人定胜天。但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课题越来越高的难度,我逐渐感受到了压力和焦虑。
王鑫 我叫王鑫,英文名叫Raven,在厦门长大,从小爱好羽毛球、电子游戏、看书、游泳。我现在在SMC学习,我的目标是在美国开一家公司。 初识基督信仰 我在国内从来没有接触过基督教,来到美国以后,第一任寄宿家庭让我接触到了基督信仰。我房东的朋友Aquila牧师是我的引路人,他带我了解了基督信仰。
Alberto Cruz 我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中长大。从我记事起,我就认为我与耶稣有着个人的关系。然而我天生内向,我的家人也经常搬家,所以我从未找到一个足够了解的人来聊聊信仰。此外,在成长的过程中,我的家人受到了一些人和社区的伤害,这也让我对别人产生了不信任。
Bill Gao 我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,每个周末父母都会带着我一同敬虔地来到教堂聚会。在那里,我曾无数次观看《蔬菜总动员》和《埃及王子》,我加入儿童唱诗班,也充满好奇地阅读《启示录》。我仍旧记得参与暑期圣经学校VBS的日子,与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参与退修会的美妙时光。也就是在那次退修会之后,当时六年级的我,第一次祷告认罪和忏悔,承认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,接受他为我的救主。
陈秋燕 小时候常常跟妈妈去教会,感觉教会内的人跟外面的人不同,教会里的人更有爱。每逢弟兄姊妹们跟我说「你太有福了,这么小就被神拣选」时,我都觉得自己好幸运,感谢神,早早就拣选我。
施月娥 我叫施月娥,今年67岁了,我希望能透过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,和浸礼来成为基督徒。我生长在一个拜佛的环境,那时候我不觉得跟随家人拜佛有什么不对。我也听过神,可是我对神也不了解。几年前一个牧师告诉我神是真的,我才有兴趣更多了解,但总是因为太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,而没时间去教会。直到后来又遇见那位牧师,我才开始去教会,因为我真的觉得自己需要寻找一位真神。
黄林凯 我从小就跟家人一起去教会,所以我从小就开始接触这份信仰。一开始我觉得去教堂和主日学真的非常没意思,我那时候就想周日待在家里好好的玩,那时候非常小不知道去教会的意义是什么。随着我的年龄和思想上的成长,我才开始真正了解一些基督信仰,虽然了解的不是太透彻,但是我在国内也有参加国内的团契和主日敬拜,因为我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。我身边经历的事情,我觉得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,我认为这些都是上帝赐福的,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经历,我是不会真的想去了解基督信仰的意义。
付婷 信主以前 我来自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 — 无神论家庭。 长辈们固然教导我与人为善,但也告诉我如何保全自己而非牺牲自我保全他人。 上大学以前我被保护的很好, 然而问题从大学开始出现: 我很难与合租的室友们和谐共处, 总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而感到愤愤不平。但我却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利益冲突,大多数时候只能选择逃避和远离。
许加润 我是许加润,今年11岁。我在2022年7月来到洛杉矶,跟妈妈一起留在这里读书。也开始跟着姐姐许楠来到教会。 一开始来到教会,我觉得这里的人非常好,他们都有爱心,我有任何的需要,他们都很愿意帮助我,我很喜欢来教会,也很喜欢跟大家在一起。
William 信主之前我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,我们家也从来没有任何宗教信仰,出国之前我从来也没有信主的朋友。虽然小时候有听说过耶稣这么一个人物,但是我认为他是虚构的,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会有这么一个人,也不可能会有魔鬼,更不会有神。我的家乡被誉为东南亚华侨之乡,这座小县城汇聚了东南亚各地的宗教文化,所以我们也就偏向于崇拜偶像和祖先祭祀,每当节日和忌日都会给去世的亲人上一炷香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,但是我认为这个不是信仰。我认为信仰是应该有依据的,像圣经很明显地表达了这个世界上有神的存在,宇宙万物都是神所创造的。